农度丨玉米芯、野草、甘蔗渣……农业废弃物进出口后竟然变成宝!
点击图片进入“农度”专题
我们啃完玉米剩下的玉米芯,出口到韩国竟然摇身变为养生茶?
尼泊尔农民随手烧掉的农度野草、稻谷壳,丨玉甘蔗中国专家却说要掏钱买?
新华社图片
俗话说,“汝之砒霜、野草业废彼之甘饴”,渣农在某一地域被视为无用的弃物农业废弃物料,在另一地可能焕然一新,跃升为炙手可热的商品。近年来,中外农业科研专家们在不同领域内开展了一系列颇具环保智慧的AG超玩会“引进来”与“走出去”行动,有力推动了变废为宝的绿色经济“双循环”。
进口青贮饲料,养育优质牛羊
当听到中国有意进口稻谷壳和玉米杆等农作物“废料”时,尼泊尔工业、商业和供应部新闻官耶贾·拉杰·卡雷尔感到不可思议。然而,全面了解该项目后,卡雷尔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这个项目非常出色,它将使许多尼泊尔农民受益。我们部门将全力支持这一举措。”
原来,作为传统农业国家,尼泊尔的农业产值占据其国内生产总值近三成。然而,尼泊尔农民长期以来面临着如何有效处理农业废弃物的难题。
与此同时,在喜马拉雅山的另一边,中国西藏地区正面临另一个问题——牲畜草料短缺。据珠峰农投公司尼泊尔项目技术专家董其军介绍,西藏草场的绿期仅有三个月,这意味着牛羊在大半年的时间里都缺乏饲料。
藏区牧民。新华社图片
以日喀则地区为例,当地每年需要约147万吨饲料。如果从青海将干草运送到日喀则,每斤干草的价格在1.4元至2元之间,而优质青稞的收购价也只有2.3元一斤。按照这个价格,在西藏发展养殖业似乎是条“死路”。
此时,有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何不借助邻国尼泊尔的资源?日喀则和尼泊尔接壤,运输距离仅为从中国其他地区到西藏路程的四分之一,可以节省至少一半运费。
董其军于2019年3月前往尼泊尔调研,他发现尼泊尔的甘蔗渣、油粕、野生象草等都是优质的饲料源。“通过使用尼泊尔的饲料,有望缩短养殖时间,例如羊,从三年出栏缩短至一年出栏,同时提升其品质。”
2023年7月,装载首批80吨尼泊尔青贮饲料的十辆卡车从尼南部城市珀勒德布尔起运,进入日喀则市。
“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我们真正从中受益。”尼泊尔农民苏詹·哈马尔就是这一合作的受益者之一,“我们每年种植三季玉米,和公司签订合同后交易简便快捷,不用找买家,不用等待,我们按时交易,收购价格也很好。”
尼泊尔农民。新华社图片
如今,青贮饲料生产产业在尼泊尔逐渐发展壮大。仅尼泊尔天域国际有限公司一家生产商,就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新建3-4家加工厂,预计青贮饲料年出口量将达到30万吨。
一名尼泊尔农业专家认为,假如能引进中国领先的牧草及农业技术,青贮饲料有望成为尼泊尔对华出口首个上亿美元级别的项目。
出口金色“废物”,赚回绿色财富
在我们的传统认知中,玉米芯是食用完玉米后的厨余垃圾;即使在农村地区,玉米芯也只是可以用来烧火的废弃物。然而,在韩国,这一看似普通的农业废弃物却是备受青睐的日常饮品原料。
据了解,韩国人特别喜欢喝玉米芯泡的茶。他们认为,玉米芯茶有降火、缓解眼疲劳、助眠等功效,有人把玉米芯茶当成每天必备的饮品。在韩国的超市里,仅仅被简单包装的四五根玉米芯,价格也达到2000韩元(人民币约10元),相当于一根玉米芯就要被卖到2块钱。
图片来源:亚马逊
除了韩国,日本也大量进口中国玉米芯。他们利用玉米芯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粗蛋白以及糖类等有益成分的独特优势,将其加工成食用菌培养基。
统计资料显示,近三年中国玉米芯产品已成功远销至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总量达36154吨,实现外汇创收1767万美元。其中,日本市场对中国玉米芯的需求量最高,达11250吨;缅甸则在交易金额上拔得头筹,总计进口了价值604万美元的玉米芯。
目前,我国也在研究玉米芯的深加工产品。如被誉为下一代“超级燃料”的糠醇,因其高能量、可降解,被广泛用于航天航空燃料和推进剂中。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油料品质与加工利用创新团队经过多年研发,成功实现废弃玉米芯高效合成生物基糠醇,产率达到0.54g/g木聚糖(即每克木聚糖中可以提取0.54克的糠醇,而玉米芯中的木聚糖含量为35%-40%)。此外,糠醇还可以用于合成各种性能的呋喃树脂,用作胶黏剂、涂料、绝缘材料、增塑剂、添加剂等,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和铸造等领域。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同样将玉米芯“变废为宝”的,还有山东省郓城县山东协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圣泉唐和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它们以玉米芯为原料,生产“L-阿拉伯糖”“生物木糖醇”等多类深加工糖产品。其中,“L-阿拉伯糖”因为可以抑制身体脂肪堆积,被用于防治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被列为国家新资源食品,远销东南亚、美国、西欧、加拿大等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河南省周口市则引入玉米芯栽培平菇技术,利用秸秆、碎玉米芯栽培食用菌,实现了订单化销售种植,产品不仅在国内俏销,还出口巴西、美国、日本等地。
图片来源:周口日报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废弃物的收集利用,不仅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必要之举,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在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大潮中,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是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向“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转型的关键路径。在这方面,充满机遇的国际贸易大市场犹如一个强大的引擎,为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的“双循环”模式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参考资料:
新华社《首批尼泊尔青贮饲料起运出口中国》《中尼创新合作方式造福两国农牧民》
长江日报《妙手“催化”,废弃玉米芯变身重要化工原料》
周口日报《太康小蘑菇成就大产业》
中国海关总署《济南海关助力“中国糖”甜出海外》
格兰德信用报告《中国玉米芯出口哪个国家最多?》
每日粮油《玉米全身都是宝》
【记者】方壮玮
【来源】南方农村报
- ·把好数据审核质量关 助力破解“土壤密码”
- ·赞!梅州2户家庭获评广东省五好家庭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五涨四跌!宝新能源涨幅和振幅最大
- ·梅城一处缆线成“绊脚绳”,影响市容存在安全隐患
- ·今年以来业务营收破亿元
- ·筑牢全民反诈的铜墙铁壁!2022反诈系列宣传活动暨“农商反诈宣传队”授旗仪式举行
- ·银保机构联手宣传金融知识!梅州举行“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
- ·赞!梅州2户家庭获评广东省五好家庭
- ·中国造桥“神器”成就多个“世界之最”
- ·刷新进度条!梅龙高铁跨205国道大桥顺利合龙
- ·热浪滚滚,幸有清凉问候!梅州一线劳动者这样度过酷暑→
- ·2022年梅州市“嘉言懿行书功竹帛”家书征集活动时间延长!截止至9月30日
- ·广州药品追溯管理全面升级,4月1日起医保购药需实名认证
- ·梅州客家队球员陈国抗入选中国男足24人名单
- ·中暑了怎么办?高温天如何排查行车隐患?快来Get这份防高温指南
- ·@梅州车主,今晚油价二连降!加满一箱油将少花…
- ·中甲联赛:广东三队一胜两负,广州豹两连胜独占榜首
- ·坚持科技创新促企业发展!梅州举办“疫情后科技产业创新”专题培训活动
- ·这个《规划》印发!到2025年,梅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覆盖率要达100%
- ·节约用电倡导绿色生活,梅城商场、酒店和居民小区开启“省电模式”
- ·科创筑梦树立远大志向 蓄势赋能培养科技人才
- ·梅州日报小记者2022年夏令营“博士带你探索自然夏令营”开营
- ·梅州客家队球员陈国抗入选中国男足24人名单
- ·梅州国际无水港建设进度刷新!预计今年内完工交付使用!
- ·近90%AI大模型在互联网上“裸奔”!这三重风险必须警惕
- ·梅州日报小记者2022年夏令营“博士带你探索自然夏令营”开营
- ·我国首次探获海上深层—超深层碎屑岩亿吨油田
- ·打响“世界客都、长寿梅州”品牌!梅州赴重庆、成都开展文化旅游推介会
- ·书香夏天!梅城图书馆迎来暑期读书“热潮”~
- ·尽锐出击,载誉归来!梅州消防勇夺省第二届“火焰蓝”技能竞赛暨精英挑战赛粤东片区第一名
- ·体育消费何以“淡季不淡”?
- ·“有路行”→“行好路”,梅州农村公路大“变身”,群众直呼给力!
- ·梅州日报小记者2022年夏令营“博士带你探索自然夏令营”开营
- ·最高682分!梅州2022年第二批高中学校补录分数线汇总来了
- ·旅客腰缠珍珠闯关 海关关员慧眼识破“珠”丝马迹
- ·上半年梅州农产品出口同比增44.3%!梅州海关助力苏区农副产品更好更快“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