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提醒:小心,有毒!
掌上梅州讯每年春夏雨季,有毒我省温暖潮湿的再次天气易致野生蘑菇大量生长,采摘误食毒蘑菇的提醒AG超玩会风险随之有所增加。9日,小心市疾控中心再次提醒市民,有毒不采不吃不买不卖野生蘑菇。再次
据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科科长钟桂红介绍,提醒目前我国已知的小心蘑菇种类有4000多种,其中毒蘑菇435种,有毒AG超玩会在华南地区已报道约200种。再次我市近几年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提醒毒蘑菇有大青褶伞、亚希褶红菇、小心致命鹅膏、有毒小蝉线虫草、再次混杂有毒蘑菇的提醒红菇等,最常见的是大青褶伞,出现在山坡、草地,甚至菜地里都有。
毒蘑菇中毒类型有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光过敏性皮炎型和其它。“我们这边最多的是胃肠炎型,也曾出现过横纹肌溶解型、急性肝损害型等。”钟桂红告诉记者,胃肠炎型的代表有大青褶伞,也叫铅绿褶菇、铅环柄菇,广东这边到处都有,主要引起胃肠炎型症状,但也有类似白毒伞的毒性,对肝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进食大量会致命。急性肝损害型、横纹肌溶解型属剧毒,非常凶险、死亡率很高,其中引发急性肝损害型中毒的白毒伞是我省中毒死亡事件中最常见的毒蘑菇,而亚希褶红菇2021年在省内首次报道,发生于平远,死亡率100%。
钟桂红提醒道,一般老百姓是无法分辨可食和有毒蘑菇的。有些看起来很像,却是可食和剧毒的差别;有些地域不同、环境不同,毒性也不同。目前还没有快速可靠鉴别毒蘑菇的方法,有时连专家也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才能准确辨别。“我们处理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好一部分是村里专业采卖蘑菇的人。因此,市民不要轻易去辨别可食和有毒蘑菇。”钟桂红说,疾控部门也是找专业机构,例如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开展鉴定的。
“如果误食毒蘑菇,马上就要抢救治疗。”钟桂红提到,去医院前最好自己催吐,第一时间把毒素排出去,但昏迷患者不可以进行催吐。医院一般有催吐、洗胃、导泻、灌肠、输液、利尿等,根据不同的中毒类型也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有可能,最好保留或重新采集涉事蘑菇,送到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鉴定,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疗、挽救生命。
梅州日报记者:刘巧
图片来源:南方+
编辑:张晓珊
审核:练海林
- ·航行警告!渤海海峡黄海北部部分海域执行军事任务
- ·市民政部门多举措防范应对低温天气 为困难群众筑牢“温暖防线”
- ·我市召开“工改工”暨“村改”工作会议 何晓军刘胜出席
- ·潮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43号)
- ·大西洋雷克雅内斯海岭发生6.6级地震
- ·潮州发布《松材线虫套袋熏蒸消杀技术规范》等4项团体标准
- ·《潮州·潮州》MV正式发布
- ·第十六届广东省陶瓷艺术创作设计创新大赛在潮州市举办 320件(套)精美陶瓷作品同台亮相
- ·CBA常规赛个人奖项评选出炉:胡金秋当选MVP,徐杰排名第二
- ·塑造潮州菜良好形象 提升“世界美食之都”名片效应 潮州市将评选潮州菜名店、潮州菜精品小店
- ·潮州市召开2023年潮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
- ·饶平县举办“宪法宣传周”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题法治宣传活动
- ·诚实守信成就精彩人生
- ·全市老干部庆元旦文艺演出举行
- ·我市掀起冬修水利清淤热潮
- ·潮州民族文化交流暨潮州市推进凤凰山区域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 交流发展经验 共谋合作新方向
- ·有事“滩”开说 茶馆里的立法民声
- ·全力打造8个美丽圩镇和19个精品村——饶平县“百千万工程”美丽圩镇及美丽宜居精品村示范创建现场会侧记
- ·饶平县联饶镇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 面积约8000亩,年产值达1.5亿元
- ·魅力梅州丨不可错过的梅州“香水茶”
- ·夫妻吵架妻子脱衣服 邻居劝住直呼不雅
- ·潮州发布《松材线虫套袋熏蒸消杀技术规范》等4项团体标准
- ·2023年潮州市“宪法宣传周”暨法治文化活动举行 弘扬宪法精神 展现法治建设成果
- ·创文明校园 育时代新人 ——记潮州市文明示范校园饶平县新丰镇中心小学
- ·中国代表呼吁各方积极参与国际人道法倡议
- ·湘桥区: 凝“新”聚力 扣好廉洁自律“第一粒扣子”
- ·中国首例!商务部对美国相关光纤产品发起反规避调查
- ·第十六届广东省陶瓷艺术创作设计创新大赛在潮州市举办 320件(套)精美陶瓷作品同台亮相
- ·市国资委顺利完成2024年度《潮州日报》征订
- ·“传承创新·非遗焕彩”开窑节 暨非遗传承创新研讨会举行 携手打造校企产教融合育人平台
- ·《哪吒2》票房突破150亿元!距离全球票房榜第5仅差1900万元
- ·市教育工委率先完成2024年度《潮州日报》征订
- ·潮州10条村入选广东省第八批古村落名单
- ·潮州古城旅游形象IP“府楼猴”引发市民游客关注和热议 传统与时尚结合 让人眼前一亮
- ·今晚调油价!汽、柴油每吨分别上涨230元和220元
- ·湘桥区太平街道举办廉洁文化进社区活动 廉洁润童心 家风代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