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区:打好“组合拳” 聚力稳增收
农业农村工作,组合拳增加农民收入是港北关键。港北区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区打九游把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摆在突出位置,好聚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力稳通过持续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增收农民就业、组合拳民生兜底政策落实等有力举措,港北打好“组合拳”,区打全力推动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好聚有力有效巩固了脱贫成果,力稳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增收2023年,组合拳该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43元,港北同比增长6.2%。区打
壮大富民产业 拓宽农民增收路
小龙虾错峰上市,九游供不应求;优质米、食用菌、辣椒、蔬菜等特色产业产销两旺;马来河自然沙洲风景区、清泉岭底等农旅融合项目进展顺利……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港北区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做大做强“四荤两素”产业,推动农业特色产业持续提质增效,持续拓宽农民增收路。
港北区不断挖掘“企业+合作社+群众”等创收模式增长点,抓实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力度,带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一方面,以招商引资为推力,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今年以来,港北区已签约农业产业招商项目5个、投资额3.32亿元,已开工建设5个;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240多个。另一方面,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优质稻、花生、大豆、玉米、甘蔗、鸡等特色产业,稳定蔬菜、水果、中草药、油茶种植规模,扩大生猪产能。2023年,该区统筹衔接资金7000多万元用于产业发展,扶持4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抱团发展建成11个项目基地,增加就业岗位500个以上;累计发放产业奖补资金1889.71万元,惠及5396户脱贫户(监测户),特色产业覆盖率98.78%,产业帮扶覆盖率91%。
该区还实施休闲农业提升行动,加快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镇建设,用好山水、田园等特色资源,持续推进马来河自然沙洲风景区、清泉岭底等农旅融合项目,打造高品质旅游目的地。目前,清泉庄园、西江田韵等景点对外运营,满足广大游客多元化游玩需求。
做实稳岗就业 提高农民收入
港北区坚持以就业扩规模、创业提能力、强技促增收为目标,强化措施精准施策,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今年前3个月,该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3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 40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36人。
该区聚焦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发挥乡村公益性岗位就近就业的带动作用,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带动困难人员就业1900余人。同时,大力扶持就业帮扶车间建设,优先吸纳脱贫人口就业,帮助他们增加收入。截至3月底,该区在运营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人口570人。
港北区聚焦援企稳岗,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今年以来,该区组建137支就业服务小分队对未就业劳动力开展摸排及岗位精准推荐服务;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为劳动者求职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用工搭建对接平台。截至3月底,该区举办线上线下大型招聘会14场,在村(社区)举办小型巡回招聘会20场,提供岗位5000多个。推行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的用工服务,组织各乡镇安排专车输送求职者4500多人到区内缺工企业应聘,入职2500多人。
该区聚焦人才供给,推行“岗位+培训+送工”联动机制,推动劳动力由“普通工人”向“技术工人”转变、由低收入普通人群向中高收入技能群体转变。2023年,该区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4947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460人次、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1472人次。对21名脱贫户和易致贫户残疾人开展种养培训,累计开展6场家政培训“大篷车”进村(社区)活动,600多名妇女群众参加。
强化兜底保障 防范返贫风险
对脱贫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依规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范围;对有重病老年人或残疾人、小孩上学等重大刚性支出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继续落实“单人保”和“适当扣减务工成本”“给予6个月渐退期”等关爱政策……
2023年以来,港北区加强社会救助政策与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政策的有效衔接,优化社会救助服务流程,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工作,切实兜住兜准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效防范返贫风险,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成色更足、质量更高。今年前3个月,该区累计发放低保金2758万多元、特困供养金487万多元。
港北区紧盯农民收入变化,畅通社会救助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渠道,实现数据共享比对常态化,对农村各类低收入人口开展精准甄别,切实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监测范围。该区3.2533万脱贫人口中有9657人纳入低保、特困供养等兜底保障范围;3820名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中有 2970人纳入低保、特困供养等兜底保障范围。同时,加大重要时段、重要节点困难群众排查走访力度,对排查出的困难群众,根据困难程度、困难原因及时纳入相应的社会救助范围,做到社会宣传不漏一村,排查认定不漏一户,政策帮扶不漏一人,确保兜底保障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 ·1—2月我国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
- ·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梅州是认真的!
- ·全力以赴“修复”受损道路,“公路人”“交通人”在行动!
- ·星夜兼程!梅州平远派出20名应急队员驰援清远
- ·工具共筑失业梦!云浮15家企业组团赴黔南揽才
- ·是夏天的味道!梅州明起转晴热,将迎35°C高温“暴击”
- ·梅州13件作品获奖!2021年度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获奖名单公布
- ·油价降了!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少花12.5元,时间就在…
- ·“埃神”告别!归化国脚、前广州队球星艾克森宣布退役
- ·注意!住房公积金2022年度结息日暂停办理这些业务!
- ·是夏天的味道!梅州明起转晴热,将迎35°C高温“暴击”
- ·塔牌集团信息披露连续4年获评A级
- ·仔猪市场封锁“机缘之门”,凭AI年利润涨200%,牧原、温氏、京基智农等相助白热化
- ·“让每个人都能平安回家”!广东省农村交通安全公益巡回宣讲及培训活动(梅州站)举行
- ·2022年美丽中国粤闽项目老师志愿服务总结大会在梅州召开
- ·替补奇兵陈国抗一槌定音 梅州客家赛季“双杀”深圳
- ·超三成销量阻断,若何应答129%进口关税?中国罗非鱼面临关键大考
- ·有责任有担当!南方电网广东梅州供电局派出两批291人驰援清远抗灾复电
- ·广东省传统优势产业(梅片树)扶贫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中期评估
- ·定了!7月8日下午将公布2022年梅州中考招生录取分数线
- ·油柑、橄榄种植技术教学|绿美广东,村落子种果树
- ·撸起袖子为生命“加油”!梅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组织无偿献血活动
- ·第31届世客会主题曲《HAKKA客家》全球首发!
- ·梅城多处亲水平台淤泥堆积,相关负责人回应:需要两天时间完成清淤
- ·广州黄埔南岗河亮相“2024年侥幸河湖优异案例宣介”行动
- ·个税汇算将于6月30日结束,@尚未办理纳税人,抓紧办理!